陳琪瑩老師的人智學分享 - 檢視文章複本

牙結石:
牙結石起因於智力/心智上的(過度)壓力與緊張,能很快耗竭(唾液中應有的)乙太/生命,因此能吸引牙菌斑在齒上附著,是阿里曼的力量。
〔補充說明:過早或過度給予鈣與氟,會導致牙齒上的礦化作用紊亂;至少讓孩子在五歲之前都不要接觸含氟牙膏──在生命的前半期,牙齒透過蛀牙失去;生命的後半期,牙齒透過牙周病(支持牙齒的牙肉組織發生疾病)失去。而牙周的敏感與疾病被牙菌斑、牙結石加劇。〕
牙結石是企圖給予自己更多的保護,因為結石都發生/堆積在脆弱的牙齦上,而那是我們的無助與無望。
對環境應力/壓力愈敏感,愈容易牙結石,因為你在外在的壓力中失去了自己,卻仍不得不進入環境。
牙結石試圖遮掩你的缺點、你的脆弱、你的懼怕,讓你可以不那麼害怕地進入環境。
如果結石主要發生在靠外側的牙面,要知道它幫你抵擋了環境對你的羞辱與攻擊;發生在靠內側的牙面,那是自己看不到自己當前/當下的弱點,內在(情感)也亟需著被他人疼惜。
牙結石是成人的疾病,如果發生在孩子的牙齒上,要看到孩子過早被逼迫長大/成為成人,在他還沒準備好的時候……孩子太早被殘忍地推入成人弱肉強食的世界,必須以結石為自己反擊。
洗牙(tooth scaling)不是萬能;願意信任生命,覺得自己被保護、夠安全,才能免除、終結牙結石的煩惱。